樓高控制器的出現(xiàn)逐漸代替了水泥墊塊支撐,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老式水泥墊塊的不足,但許多人會咨詢樓高控制器怎么使用,有什么特點,還有就是什么是樓高控制器。
樓高控制器的叫法有許多,如:樓板厚度控制器,混凝土板厚度控制器,樓層厚度控制器等。樓高控制器用于澆筑樓層板時控制樓板的厚度,規(guī)格有8cm,9cm,10cm,11cm,12cm,13cm,14cm,15cm等,材質(zhì)PVC塑料。
樓板厚度控制器涉及設計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樓板厚度控制器,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之不足,提供一種樓板厚度控制器,具有直立的空心管體,管體上一體成型有上下間隔且水平設置的第一防水沿和第二防水沿,在管體的下端一體成型有用于安放穩(wěn)定的外沿,其特征在于:在管體上下兩端的管壁上開設有用于支撐上層鋼筋的支撐槽和用于安放下層鋼筋的安放槽,所述支撐槽由管壁上端起向下延伸開設,所述安放槽由管壁下端起向上延伸開設,所述支撐槽、安放槽為四個成“十”字分布,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一體成型工藝穩(wěn)定、易于加工、強度高、應用廣、成本低。
當今社會寸土寸金,樓房也越蓋越高,施工質(zhì)量的標準也越來越高,樓板厚度控制器是房屋混凝土澆注施工過程中經(jīng)常使用的一種工具,在混凝土澆注樓板中都設計有雙層鋼筋網(wǎng),上層鋼筋網(wǎng)的上方一定距離為樓板上端面,下層鋼筋網(wǎng)的一段距離為模板,現(xiàn)有的模板大都采用木模板,木模板底面到樓板上端面的距離就是樓面的厚度?,F(xiàn)有的方法是在上下兩層鋼筋網(wǎng)的中間加墊水泥制成的樓板厚度控制器或馬凳,然后開始在木模板上澆注混凝土,澆注到?jīng)]過上層鋼筋為止。
現(xiàn)有的樓板厚度控制器在具體使用過程中存在以下不足:
1.現(xiàn)有的樓板厚度控制器多為水泥制成的梯形塊狀體,就底部開設有安放下層鋼筋的槽,上層鋼筋就隨意放在水泥塊上,安裝精度低;
2.水泥塊制作周期過長,制作出來的水泥塊存在高低不一,甚至會有缺邊少角的情況,質(zhì)量沒有保障。
3.混凝土澆注以沒過上層鋼筋網(wǎng)一段距離為準誤差過大。
4.混凝土的凝結過程中有時會有自由水析出,自由水在較短時間內(nèi)來不及水化蒸發(fā)或被混凝土吸收掉,就會受重力作用流向模板,造成澆注質(zhì)量的下降。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之不足,提供一種樓板厚度控制器。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樓板厚度控制器,具有直立的空心管體,管體上一體成型有上下間隔且水平設置的第一防水沿和第二防水沿,在管體的下端一體成型有用于安放穩(wěn)定的外沿,其特征在于:在管體上下兩端的管壁上開設有用于支撐上層鋼筋的支撐槽和用于安放下層鋼筋的安放槽,所述支撐槽由管壁上端起向下延伸開設,所述安放槽由管壁下端起向上延伸開設.
1.一種樓板厚度控制器,具有直立的空心管體(1),管體(1)上一體成型有上下間隔且水平設置的第一防水沿(2)和第二防水沿(3),在管體(1)的下端一體成型有外沿(4),其特征在于:在管體(1)上下兩端的管壁上開設有用于支撐上層鋼筋的支撐槽(5)和用于安放下層鋼筋的安放槽(6),所述支撐槽(5)由管壁上端起向下延伸開設,所述安放槽(6)由管壁下端起向上延伸開設,所述支撐槽(5)、安放槽(6)為四個成“十”字分布。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樓板厚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槽(5)的開設高度小于或等于管體(1)上端到第一防水沿(2)的距離。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樓板厚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放槽(6)的開設高度小于管體(1)下端到第二防水沿(3)的距離。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樓板厚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放槽(6)的槽口處向外或向內(nèi)延伸有加強沿(7),相鄰兩條加強沿(7)之間的管壁上開設有下通孔(8)。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屬的樓板厚度控制器,其特征他在與:所述第一防水沿(2)與第二防水沿(3)之間的管壁外一體成型有豎直且“十”字分布的四條加強筋I(10)、支撐槽(5)和安放槽(6)三者處于同一豎直直線上。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樓板厚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在第一防水沿(2)與第二防水沿(3)之間的管體(1)內(nèi)一體成型有加強圈(12)。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樓板厚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槽(5)兩側的支撐柱(13)上一體成型有向內(nèi)延伸的加強筋Ⅱ(11)。